回顾 | 大咖评说“星曜河洛”——赵曼水墨展研讨会纪要(第一辑)
发布时间:2023-09-16
引子
第七届中国诗歌节群众性诗歌文化美术展览“诗情画境?星曜河洛——赵曼水墨展”于9月1号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开幕,参加开幕式的嘉宾因时间原因未能参加研讨会,以及写了观展留言的文艺界友人,都有精彩见解,故特别将以上内容和部分研讨会发言合为一辑先行刊发,另外将“美术与文化”这一重要对话内容单独刊载,将此次展览引发的广泛讨论以更面,更便于阅读的方式呈现出来。
赵曼的这些新的作品是在她近年深入研究中原地区考古和历史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二十年来我们见证了她在艺术道路上执着的探索和不懈的追求,她的综合素养,作为学院派出生的造型基础非常好的底子,以及她在写作,在文化方面的底蕴,让她能走上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她的强大的创作生命力,对大尺幅画面的掌控能力都很强,这些都是她能不断推陈出新,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的一般画家所不具备的能力,我对她未来的成就非常期待,祝贺她此次展览圆满成功!
谢冰毅(河南省美协顾问、河南省美术发展促进会会长)赵曼的这个画展是非常好的探索,将中国画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考古结合在一起,怎么创作,怎么去构思,她做了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很成功,她这次展览的竖幅的一些山水画很有特色,之前大家觉得她画人物,但这种新的面貌,把人物放在特别的视角看山水,也很新颖独特。
展出的这些作品在画面整体的把控能力上很强,非常富有想象力,既有浪漫气质,又能结合考古这个复杂的主题,烘托出一种唯美的意境,能够把观众代入一种贯通古今的思绪当中,提供了一种美术与文化向公众普及的很好的视角。
我跟赵曼认识有二十多年了,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才女,我觉得她这么年轻这么全面,能有这么高的学问和修养,确实非常难得。看了这个展览之后,使我又回到了年轻的感觉,这很不容易,艺术作品能让人重拾青春的状态,这是她的艺术语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要想在艺术上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必须有深厚的文化积累,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有很深的自我追求,她现在艺术达到的水平让我吃惊,看了之后非常震撼。另外,她的书法作品,写的也非常好,她完全是把她看到的东西融会到自己的思想中去,正是她的文化积累,让她的思想更深刻,在水墨创作方面体现出许多独特之处,应该有更多人来看看这个展览。
·· ·· ··
李强(河南省书画院原院长,河南省书协副主席)
此次展览的主题,是绘画和考古的结合,其实是赵曼给自己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因为考古本身这些年是在飞速发展,考古也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和新的课题,但是这些新的课题在中国,尤其是这几年提倡文化自信,让我们深感对我们自己的中华传统文化有大的发掘、开发、探索、研究的空间。2020年她的个展还画过大河村遗址,包括其中的出土文物,这些就开拓了新的表现空间,这种全新的视角和切入点指向对未来的创作肯定很有价值,赵曼对天文历法这方面的关注,也是一种很有意义的选择,未来有很大的创作发展空间。
而我个人这些年在古文字研究方面,我也不会把篆书,大篆、小篆、金文、甲骨文视为一般性的书法,而是尽可能广泛涉猎。所以,我觉得我和赵曼的思维或许是走在一条路上,我相信随着今后的考古学界新的成果的出现,都会给我们新的启发。
程兆星(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河南省版画艺委会主任)
我和赵曼是西安美院校友,由此我也想到,河南、陕西、山西实际上是真正的中原,要说中原整个文化脉络的这种梳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而做成创作选题,由美术馆和文广旅局支持展出,这种艺术家个人选题得到很大创作自由并且能受到良好推广的形式,在全国也很少见。这批作品和她之前在国家画院举办个展的作品的风格完全不同,更多的融入到主题性当中,写实性也更强,我认为她的这种可塑性也是非常丰富的。
王圣松(河南美术学院副院长)
从2020年赵曼的“天地中河之南”考古水墨展,跟考古结合起来项目化,到这次的“星曜河洛”系列作品的展出,她是把自己的创作当成一个大的规划,不断深化的形式来做,极具挑战性,难度特别大,我们平时的画家都是画一个题材,然后就这一张作品参加一些展览,她的这种执着令人佩服。此外,她的选题特别好——立足河南,我们河南是文化大省、文物大省,素材非常丰厚,她把展览,包括系列讲座的推广,她的价值、意义是综合的、立体的、多方面的,非常值得学习。
马健中 (郑州大学书法学院教授)
看画家的画和看书法家的作品感受不一样。我在巩义生活将近二十多年,对河洛地区有深厚的感情,但对其理解还尚浅薄。洛河、伊洛河在巩义境内合并以后在南河渡注入黄河,历史悠久,这是一块很神奇的土地,水墨画和河洛主题的结合就非常有意思了。这个展览和选题非常值得我们思考,水墨画诗情画境如何去表现,技术,思想,审美,这三者对我们的专业画家来讲,技术不是问题,只要有才情,够勤奋,有相应的审美水平,就能画好画。但是河洛,真不好画。此次展览的水墨画所表现的河洛文化,体现了赵曼对历史文献、考古、天地之中、五千多年的文明、华夏根文化做了一些梳理、阅读、研究,她不是很苍白、很简单、很机械地涂画的融合,是费了一番心血,经过痛苦的磨难,才有了今天的画境。
再谈一下她的书法,这次展出的有6米长卷,内容也是过去书法作品所没写过的七十二候和周易八卦,有很明确的风格特征,是她坚持临帖创作的最精彩的一件作品。
马勇(郑州科技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河南省版画艺委会副主任)
赵曼是我的校友也是老乡,我很好奇她来自大西北,对中原文化却这么痴迷,对河洛文化的研究这么深,另外,她上一个展览到这一个展览时间跨度好像也就是三年,又出这么多作品,可见她非常勤奋,而且创作力、爆发力都是很高的,值得我们学习。
这些作品有历史的脉络,也有空间的交织,整体非常丰富,我想一个女画家有这么大的胸怀和胸襟,这个可能跟你在西北生活过、经历过有关,祝后面的创作再攀登更高的高峰,更博大精深,对历史的表达更加振奋人心。
毛鸿雁(郑州画院书法家,郑州市人大委员)
很高兴退休之后又回到美术馆来参加赵曼的展览,我的感受,她能有今天的成绩,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二十多年来她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提炼,净化自己的艺术语言,她的执着和坚韧、认真,是我们郑州美术馆画家的骄傲,也是我的骄傲。
赵曼以《星曜河洛》为选题,“河洛”这个名字是中国文化的根基,赵曼接触考古也经历了很长一个时期,从2002年为《郑州典故》画插图,到最近几年一直在考古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对大量素材认真挖掘中加深了自己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并且对北斗七星和周易八卦等的形成也都有广泛涉猎,我觉得她真正做到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此外,她这几年她在书法上下的功夫,体现在她用赵之谦行草书创作书法长卷的能力。所以在这个方面也能看到她下的功夫令人感动,我想用黑格尔的话来总结她的艺术道路;理论是灰色的,艺术生命常青。大象无形,大道至简。
罗鸣(郑州美术馆馆长,郑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今天赵曼水墨展的成功举办,和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和老师们的中肯的意见和建议,都发自肺腑,是对赵曼的关心关爱,也是对青年艺术家长期成长这样一个过程的支持,对于她来说特别有意义。我也想说赵曼的这一批作品只是她漫长艺术生涯中一段探索的成果,她的挑战自我,我觉得一个艺术家能够有自我革新精神的极其难得的品格。此外,大家也注意到了她探索的价值。对于考古课题的水墨创作,目前在全国的美术界,大概只有她在尝试这种融合探索创新的表现形式,我觉得探索的价值远远大于这批作品本身的价值。还有一点,是思考的力量。赵曼一直在笔墨语言上进行精进和磨炼,她时刻在创作和学习过程中坚守思考,使这批作品让大家能感受到,这些思考里既有对于传统文化如何继承和传续的思考,也有对笔墨语言随新时代转变的思考,更有对她个性语言提炼的思考,我觉得这些思考的力量是艺术家的作品能够支撑起她审美观念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最后,我想谈的是表现形式。艺术家不管用什么样的笔墨语言表现她的内心世界、精神情感,最终要看到她作品的表现力,这一批作品有一些新的表现手法,也有一些新的笔墨语言,从过去到现在,她的每个展览,每次展出作品的求新求变,都让我们对她在此次展览之后的重新出发,充满期待。
最后,我代表郑州美术馆感谢大家,今天,大家在交流、鉴赏、研讨和探讨中形成的共识,会更好的促进我们中原美术的发展,也为我们画院的创作研究和美术馆的学术交流带来了新鲜的活力,以及在黄河文化美学和对传统的继承创新方面更有深度和广度的话题意义。
你若貌美如花,其他皆为闲杂——知你画美文妙,孰不知你对历史、对文化研究如此之深。你的研究是中原文化之幸。天地之中、河洛古国这些,被非河南本土人研究得如此之持续、全面、深刻,一方面是中原文化有魅力,更重要的是其价值被你发现和追随。你的成果是郑州文艺之荣。话不在多,有质有味,切中要害;名不在夸,实至当归,多方有赞;果不在大,表圆芯满,行稳誉远。文艺郑州如你则实,攀峰登顶何患无期?你的执着是逐梦潮头之要。二十年的坚守,谁敢言容易?二十年的探索,几人知其味?没有“碎碎念”,何来“画”、“图”、“文”?满眼繁华更需潜心悟道,正是对一文一字一地一事的日耕夜读,才呈现出梦想照进现实。
做文当对正你,做事当对标你,做人当对照你。交友偕力择善行。
注:
专功:谓独占其功。
九曜:谓双槐树河洛古国遗址考古发现的由九件陶器摆成“北斗九星”。
双壶:指彩陶双联壶,大河村遗址出土。
- 张元恒(郑州市上街政协四级调研员) -
赵曼粉丝来观展,寻密河洛探文源。
天地之中九星照,双槐树下古国现。
诗情画意寓其中,生命之美若梦幻。
愿作画中一孩童,漫游山河花草间。
- 王守国(河南省文联原党组书记) -
用深邃思想烛照九州历史星空,藉精湛笔墨描绘华夏文明异彩--作品展感言。曼妙文字,表里俱澄。悠然心会,醍醐灌顶--阅读郑州读后。
(更多研讨会相关内容及嘉宾讲话将在下期研讨会纪要专题中推出,欢迎观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