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典藏解读丨油画《鱼》

发布时间:2025-04-29

▲ 油画《鱼》 段正渠

纵37厘米 横29厘米 郑州美术馆藏


画家简介

段正渠,1958年生于河南偃师。1983年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和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画作解读
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谈及“秩序感”时,提出“画家总是倾向于看到他要画的东西,而不是画他看到的东西”,在当今画坛具有独树一帜绘画风格的段正渠,他构建的图式,既能让我们看到民族传统美术的影子,又未曾让我们对西方绘画艺术产生陌生感。在《生命的底色——殷双喜对话段正渠》中,可以了解到段正渠油画风格的阶段性转变与突破:他早期受俄罗斯绘画印刷品的影响,画面处理特别偏重灰色;进入广州美术学院学习,受环境的影响,作品中的色彩逐渐变得丰富起来,色调更加明快;去陕北之后,他试图寻求一种更为单纯的表现方法,开始以一种近似素描的手法进行创作,从追求形式感转为着重挖掘作品内涵;直到1991年和段建伟一起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油画展之后,由此认定粗犷的绘画风格,探索怎样通过黑色的轮廓线和厚重的色块来表现想要传达的内在张力和生命感。
郑州美术馆收藏的油画作品《鱼》,是段正渠在1993年创作而成,“鱼”的形象在他的《金色波浪》《黄河传说》《大鱼》系列画作中皆有出现,强烈的笔触、浓重的色彩和表现性的绘画语言传达着历史与命运的厚重,从中可以看出画家对生命力量的赞叹。从创作的时间轴分析,这和他自述的绘画风格的阶段性转变相吻合,纯粹的表现性令人折服,我们看到了他对民族文化气息的融入与对西方表现主义绘画及语言系统的深度理解和把握。他的油画笔触生动,色彩质感强烈,图像造型充满高度精神化,作品色彩呈现“黑色域”,对画面中的生命状态表现出壮美的特征。
段正渠的绘画风格借鉴并发挥了法国野兽派画家乔治·卢奥的庄严与神秘,又以独特的创作风格改变了卢奥的阴沉和忧郁。画家在创作时一般都会用黑色和重色的线将主体物和画面的背景给予区分,使观者能够清楚地分辨主体物。在卢奥的画面中,这种黑色的轮廓线反而使这种分辨模糊起来,黑色调在画面中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段正渠在探索和创作的过程中对卢奥的创作风格进行了重新解构,这种解构实际上也是对东方的写意精神与西方的表现主义之间的平衡的把握,诸如边缘线的虚实关系处理、画面气韵的生动性和连贯性等。从油画本土化发展的进程来看,可以说,段正渠的艺术风格阐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合璧”。



图片来源:典藏研究部




后发布评论

观馆指南

您可凭本人有效身份证刷证入馆(每周一正常闭馆)

新馆: 郑州市中原区文澜街10号(丹水大道与长椿路口东南角)

瑞达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瑞达路83号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订阅号

  • 微博官方号

  • 抖音官方号

郑州市中原区文澜街10号(丹水大道与长椿路口东南角) 电话:0371-67983163

开放时间:09:00-17:00,每周一闭馆修整(节假日除外)

留言板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问卷调查

豫ICP备08102381号 豫公网安备410197020023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