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二十四节气里的颜色丨大寒—中国红

发布时间:2025-01-16

640.png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解释道: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大寒在岁终,冬去春来,大寒一过,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

当最寒冷的天气过后,新春也将如约而至,寒极必暖,等一场春归。大街小巷红灯笼、年画早早地装饰起来啦,这种代表着喜庆、热闹与祥和的中国红是正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吸纳了朝阳最富生命力的元素,撷取了晚霞最绚丽迷人的光芒,凝聚着血液最浓稠活跃的成分。

1.png


2.png

年画是春节期间用来装饰生活环境的装饰画,是中国特有的民间美术形式,其名称也在不断演变,在宋代曾被称为“纸画”,明代则称为“画贴”,清代称作“画片”“画张”“卫画”等。直到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李光庭的《乡言解颐》一书中始见“年画”一词,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年画早期与“驱凶避邪”“祈福迎祥”这两个主题有着密切联系。随着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限于门神之类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年画逐渐发展为年节装饰艺术,主要在新年时张贴,用于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

1.png


2.png

朱仙镇木版年画,源于北宋都城汴梁所开创兴起的木版门神年画,积蕴着中国木版年画千年的发展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已成为开封乃至中原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朱仙镇木版年画构图饱满、形象夸张、线条粗犷、色彩鲜艳。绘稿、分色、刨平、渡稿,在梨木上一刀刀刻出图案,经过最少几十道工序,一幅演绎着民俗百态、承载着厚重情怀的朱仙镇木版年画便诞生了。

3.png

4.jpg

5.png

6.jpg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刀与木的碰撞、墨与纸的交融中,一代代非遗传承人默默守护着这份手艺,传达着对生命的追问、对文化的传承。

图文来源:公共教育部

文案撰写:孙贝贝

海报设计:孙艳秋


后发布评论

观馆指南

您可凭本人有效身份证刷证入馆(每周一正常闭馆)

新馆: 郑州市中原区文澜街10号(丹水大道与长椿路口东南角)

瑞达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瑞达路83号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订阅号

  • 微博官方号

  • 抖音官方号

郑州市中原区文澜街10号(丹水大道与长椿路口东南角) 电话:0371-67983163

开放时间:09:00-17:00,每周一闭馆修整(节假日除外)

留言板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问卷调查

豫ICP备08102381号 豫公网安备410197020023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