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推介丨灵魂礼赞——李伯安《走出巴颜喀拉》(五)

发布时间:2021-11-01



他生前默默无闻,用10年画出121米“世纪之作”,近期该作品《走出巴颜喀拉》再度在郑州美术馆展出。


1998年5月2日,一个默默无闻的画家倒在了巨幅长卷前,时年54岁。这天上午他已经连续挥毫4个多小时,而距离他在这幅长卷落下第一笔已经过了10年。他多次深入甘南、青藏,将自己融入了黄河源头巴颜喀拉,用水墨人物画描画出藏族人民的精神信仰与宽广天地。


郑州美术馆馆长罗鸣对《环球人物》记者形容这幅画:“雄奇豪旷,苍凉壮美。”他为画展题字,写下魏碑体的“灵魂礼赞”4个字。观众们在欣赏这幅长卷的末尾时,能看到大量留白以及依稀可见的草图,这是画家的未竟之作。罗鸣说:“长卷末尾这片留白,也是李伯安生命的留白。”这张末卷,原先被李伯安束之高阁,不料后人在收拾遗物时它意外滚落下来,成为百米长卷中的最后一部分《天路》。





一、雄奇豪旷,苍凉壮美



《走出巴颜喀拉》总共有10个部分,依次为《圣山之灵》《开光大典》《朝圣》《哈达》《玛尼堆》《劳作》《歇息》《藏戏》《赛马》和《天路》。黄河气势如虹,冲出巴颜喀拉,雪山起伏,道路崎岖,在121.5米水墨长卷里,266位几乎与真人等大的藏族人民形象,或策马扬鞭,或顶礼膜拜,或舞或行,或思或笑。


10个部分艺术风格迥异,以史诗般的形式展现巴颜喀拉的“雄奇豪旷,苍凉壮美”。第一部分《圣山之灵》颇具现实主义油画风格,在云峦与图腾中,两名藏族妇女手持转经筒躬身行礼。传统线描和大写意风格体现在第二部分《开光大典》中,衣袂飘飘的喇嘛,庄严神圣的气氛,漫天飞舞的旗帜,气势非凡的长喇叭,虔诚伏地的妇人……僧衣和长号等乐器都用黑色的细长线条来勾勒,再简单地皴擦渲染,充满了形式感。第九部分《赛马》展现了画家的浪漫主义风格,几位骑士一字排开向观众奔来,气势逼人。而最后一部分的《天路》,弥漫着超现实主义风格。




12.png

第四展厅:灵魂礼赞——李伯安"走出巴颜喀拉"


在艺术手法上,李伯安秉承中国水墨画优良传统,坚持用笔墨宣纸创作,但他并不偏狭,而是做到了兼容并包,融汇中西。在创作第二部分《开光大典》时,能看出“师从”唐代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图卷》的人物布局,同时,又从西方艺术中汲取营养,引入光影方法,赋予画面明亮的光影对比,从德国珂勒惠支的版画参悟出“刀雕斧凿”的笔线,借鉴法国罗丹的雕塑创造出“大笔写意”的方法,还借鉴了罗马尼亚画家柯尔内留?巴巴的写实风格,塑造“超群的整体感”。



微信图片_20211101112931.png

走出巴颜喀拉—开光大典(局部)


李伯安的儿子李飒这几年一直在研究父亲的作品,他说,在李伯安的观念中并没有中西艺术的隔膜,而是对艺术中不同材质和风格都认真地学习和借鉴,进行了更多艺术形式的实践和杂糅,最终形成了今天这幅艺术手法变幻多端、震撼人心的“世纪之作”。




二、倾尽十年绘巨作



创作人物画闭门造车是不行的,李伯安身体力行,从上世纪70年代初期起,他几乎年年深入太行山区,画出了《日出》《太行人》《打山楂》《压酸菜》等刻画太行人风骨的作品。他写道:“漫长岁月已将(太行)人的身躯融入了山的厚实、山的浑朴、山的胸怀、山的性格。”90年代,他又多次进入青海、甘南藏区采风,刻画出《哈达》《希望》《父女》等大量藏民肖像画。



11.png

第四展厅:灵魂礼赞——李伯安"走出巴颜喀拉"


80年代末,四川美院为李伯安在校园里做了一个内部展。当时,日本收藏家西部基夫想办一座亚洲最好的水墨画收藏馆,在亚洲地区每个国家收一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再去世界各地巡展。有“画探”向西部基夫推荐李伯安画作,西部基夫闻讯赶到四川画院,顿时被眼前的画作惊呆了:黑压压的太行人就像太行山一样矗立在面前,无法抗拒的精神力量感染了西部基夫。他马上邀李伯安创作。



李伯安着手思考画一幅什么样的作品来代表中国。最后,他的思路落定: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作为依托,用群像式的构图,塑造黄河哺育下的中华儿女,定题为“走出”。1988年,他正式开始创作这部巨幅长卷。后来因为体力透支,将主题限定在藏族文化中。

李飒对父亲的创作心态如此评价:“艺术作品中的崇高感来自强烈的生命感悟、对生命的反思、突破爆发的生命能量和对自我的超越。”


微信图片_20211101113146.png

走出巴颜喀拉—天路(局部)


李伯安开始创作后不久,西部基夫去世,日方撤资。李伯安非但没有放弃创作,反而“画得更自由”了,投入毕生积蓄,继续采风、绘画。他得了甲亢,又有严重的颈椎病,去世前不久,颈椎病让他头晕目眩,一连几天无法创作,体力透支使他不得不躺在沙发上看画。1998年4月底,友人出差前来到他的画室,心痛地劝他说:“这一段彻底别想画的事,放一放,认真检查检查,认真看看病。”可他没有听劝。

1998年5月2日,李伯安已经画到了第七稿,距离他第一笔落墨已经过去了10年。这一天中午,在连续绘画了4个多小时后,他离开画室吃午饭。刚带上画室门,便倒在了地上。1999年,一辈子没正儿八经办过画展、没出过画册的李伯安,由146名画家捐画筹资,为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他身后第一场全国性画展。
 

三、仁厚的“大姑娘”




1944年7月,李伯安出生在河南省洛阳老城。初二时他已迷上绘画,身上时常带着速写本。有时画一整天,母亲喊李伯安吃饭,经常要三番五次地喊,他都不回来。那时,他和三弟经常担着扁担挑水回家。一次,他挑水在前,三弟在后,可他走着走着就走偏了。三弟赶忙拍了拍李伯安肩膀,“哎,你怎么路走偏了,家在那个方向啊!”李伯安这才回过神来。原来,他一直跟在一个路人后面观察走路姿态。

过年的时候,家里会给孩子们每人一点钱,李伯安把自己这份省下来,有时甚至向三弟借,“你能把你那份儿给我,我回头画画挣了钱还你。”在天寒地冻中,他拿着省下的钱去买绘画书籍。

由于家境贫寒,加之母亲常年患病,少年时期的李伯安当过泥瓦匠、卖过汽水,挣钱补贴家用。1961年,他从郑州艺术学院美术系肄业。1964年,李伯安任小学美术代课老师,终于有了固定收入,每月工资30元。班里有个贫困生上不起学,李伯安抠出七八块钱接济。家人以为他只是解学生一时之急,不料他月月如此。

1968年,由于出身问题,李伯安无法在小学任教,又开始了奔波不定的生活。直到1973年,李伯安终于调入河南美术出版社,做编审工作。李伯安面孔白净,温和斯文,被同事们开玩笑称为“大姑娘”。

李飒对记者回忆了一段往事。那时为了创作《走出巴颜喀拉》,李伯安租了两间教室作为画室,冬天呼呼透风,夏天闷热难耐。“我小时候父亲对我一直很和善。但有一次的事情留给我很深的印象。”那次放学后,李飒来父亲的画室,随手拿起一支毛笔,将笔毛放在手心里搓着玩。李伯安很生气,一把将毛笔抢下来,说:“这是什么?这是命啊!”那是李飒第一次见到父亲眼中的火光,“原来绘画对父亲来说是一个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



微信图片_20211101113252.png

走出巴颜喀拉—藏戏(局部)



李伯安清贫乐道,待人赤诚。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唯独有一个艺术价值较高的珍贵老陶罐。一个冬日,朋友来做客,被陶罐造型吸引。李伯安提议送给朋友。半夜,窗外寒风瑟瑟,李伯安忽然发现朋友忘了拿走陶罐,于是怀揣陶罐赶到朋友家中。

由于颈椎病加重,加上创作需要,李伯安于1996年向出版社领导请了一个长假,在请假申请中他主动要求单位停发工资,写道:“此画完成上班后,再开始发给工资。”此时,他已准备将全部积蓄投入创作。



四、和徐悲鸿、蒋兆和的人物画遥相呼应



1985年,时值商业大潮涌入国门,方兴未艾。受西方思潮影响,“新潮美术”席卷画坛,猛烈抨击中国传统水墨画:太老了,“该进博物馆了”。李伯安在陋室中画了一幅名为《墨韵通达天地宽》的作品,以写意的笔墨表达了不为风潮所动的志向。画面右侧立着一位面容深沉、臂挟画板的男人。这是他的自画像。与皮肤白净、身材瘦弱的他不同,画面中的男人宛如一座棱角分明的雕塑。在《情溢太行》中他写道:“在汲取外来营养的同时,我没有在传统的轨道上偏离太远,那是因为我对线和墨韵有着根深蒂固的崇拜。”

李伯安的墨韵传达了不一般的精神。1999年,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勃舒被李伯安作品的精神感染,他情绪激昂地评价道:“李伯安虽然没有考上中央美院研究生,但是他在生活里摸爬滚打,上太行山,再上太行山,他的境界很高,对古今中外文化能融汇在一起……”最后他说:“不得不服,我达不到。”当年刘勃舒的直言呐喊,震动了京城的艺术圈。



微信图片_20211101113334.png

第四展厅:灵魂礼赞——李伯安"走出巴颜喀拉"



李飒小时候去父亲画室,“见到他为了重画长卷中的某一段落,在晾台的玻璃窗上过稿,一个人扶着6米长的大画,迎着阳光,画一点,卷一点,展开一点,移一下,一寸一寸艰难地挪动着。”一位美术评论家如此评价:“李伯安在这个已十分不寂寞的时代却甘于寂寞。他悄悄在自己心爱的艺术中植入了自己全部的希望、理想、感情,织入了全部的生命。”

罗鸣说:“李伯安没画大城市的发达,没画江南美景,而画出了民族经历磨难后依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自信,画出了中华民族战天斗地的精神史诗。”他感叹:“什么样的艺术家才是能代表这个时代的艺术家?绝对不是谁的作品卖得越高价越有价值。”

20世纪是中国人物画觉醒的世纪。李伯安的《走出巴颜喀拉》作为“世纪之作”,与徐悲鸿、蒋兆和的创作遥相呼应。如果说蒋兆和的《流民图》是战争年代社会底层人民的一曲命运交响曲,徐悲鸿的《愚公移山》以宏大的气势、震人心魄的力度传达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决心与毅力,那么在李伯安的笔下,恢弘的气象、不屈的风骨、坚韧的生命已然融为了一体。266个形态各异、苍茫凝重的人物形象,仿佛座座丰碑,永远伫立在中国美术史上。



微信图片_20211101113404.png

走出巴颜喀拉—圣山之灵(局部)


 


文章来源:
《李伯安,留白的长卷》 刘潇



灵魂礼赞
李伯安"走出巴颜喀拉"



—展览时间—

2021年6月29日-11月7日


—展览地点—

郑州美术馆新馆 第四展厅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
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

郑州美术馆(郑州画院)


后发布评论

观馆指南

您可凭本人有效身份证刷证入馆(每周一正常闭馆)

新馆: 郑州市中原区文澜街10号(丹水大道与长椿路口东南角)

瑞达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瑞达路83号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订阅号

  • 微博官方号

  • 抖音官方号

郑州市中原区文澜街10号(丹水大道与长椿路口东南角) 电话:0371-67983163

开放时间:09:00-17:00,每周一闭馆修整(节假日除外)

留言板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问卷调查

豫ICP备08102381号 豫公网安备410197020023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