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孟海(第四任社长)
沙孟海(1900—1992),原名文若,号沙村、僧郛等。浙江鄞县人,居杭。1919年毕业于浙江第四师范。早年从冯君木学古典文学,从吴昌硕学书法篆刻。1979年被选为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长。著名学者,书坛泰斗。其书法诸体皆精,沉雄茂密,俊朗多姿,气势磅礴,江南及各地胜景多有题迹。篆刻不多作,然朴拙而富韵致,公推大家。曾任中山大学预科中文系教授,南京中央大学秘书,民国教育部秘书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浙江大学、浙江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浙江省考古学会名誉会长等职。中国当代著名书坛巨擘,现代高等书法教育的先驱之一。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印学家、篆刻家、历史学家和教育家。
其书法远宗汉魏,近取宋明,形成自己“雄强”书风。兼擅篆、隶、行、草、楷诸书,所作榜书大字。沙孟海学问渊博,识见高明,于语言文字、文史、考古、书法、篆刻等均深有研究。主要著作有《印学史》、《沙孟海书法集》、《沙孟海真行草书集》、《兰沙馆印式》、《中国书法史图录》、《沙孟海论书文集》等。并主编《中国新文艺大系·书法卷》等。
沙孟海在书法艺术创作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与其他艺术大师的成功既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相同处是注重学问修养、讲究传统法度、从师从友交游、请业问教等;而其幼秉庭训、少年得志以及转益多师等方面则是有些同辈或先辈大师所不具备的。沙孟海有着近一个世纪的人生经历,时代的沧桑巨变、人间的悲欢离合等都在他内心深处烙上了深深的印记。
一、但求平正
30岁以前,沙孟海临写的碑帖有《集王圣教序》、《郑文公碑》、《张猛龙》等。这一阶段,可称为但求平正阶段。纵观沙孟海这一时期的书法作品,在为数不多的作品中,楷书作为沙孟海书作的主要书体占据着首要地位,而其精工小楷尤甚多。这可能与沙孟海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文化环境有着重要关系。
楷书轴 沙孟海 150x58cm 纸本
二、务追险绝
进入中年以后,随着学养的日渐丰厚和拓展,沙孟海更多关注字的“体势”和章法的“气势”。当然,原有精耕细作的楷书不是全然放弃,偶作楷书,仍极为精妙。譬如48岁所作《修能图书馆记》和50岁所作《叶君墓志铭》即是中年时期楷书的优秀作品,也是沙孟海的得意之作。但以楷书为主的创作转向以行草为主的创作是沙孟海“既知平正,务追险绝”的艺术观念的转换之始,从以往的以“尚韵”为主的追求到对北碑一派“尚势”为主的追慕,沙先生将自己的艺术观念融于帖学与碑派的熔炉里,燃烧着,冶炼着,企冀艺术个性化的涅槃与再生。沙孟海也深知,帖学与碑派是书法艺术不同类型的两种风格,尽管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姻缘关系和千丝万缕的艺术内在的相同规律,然而毕竟尚韵崇势,各领风骚,既非互相对立,也不能相互替代。要在帖学与碑派中融化自我,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实非容易之事。但撷取意态挥洒的帖学和雄浑朴拙的碑派之长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古代崇碑尚帖的书法艺术家都从此中领悟到艺术的无限玄机,使自己的艺术个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宣泄。
手抄六千卷楼 沙孟海 1.7x1.7x6.9cm
三、堂堂大人相
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新时期”文艺事业的复苏,沙孟海迎来了他书法艺术蓬勃向上的春天。沙先生精神勃发,满怀激情地投入到书法艺术创作之中。先生说:“自从林彪、‘四人帮’被粉碎以来,全国形势大好,文艺得到了春天。我虽80之年,还是壮心未已,正想与中年人一道来继续上进,昌硕先生讲‘谓我何求颡有眦,八十翁犹求不已’。”这一时期,沙孟海的创作进入一个鼎盛时期:“既能险绝,复归平正。”陈振濂先生在《沙孟海书法篆刻论》文中分析沙孟海80年代书风特征时说:“有意为之强调气势和刻意求全的强调技巧,逐渐地为炉火纯青地信手拈来所代替。一切犹豫、彷徨和偶有小获的喜悦,被一种更为大气的风度所淹没。”
行书八言联 沙孟海 124x27cmx2 纸本
这个时期的作品,行草书和擘窠大字占据了沙孟海鼎盛时期的主导地位。这一时期的作品,是沙孟海千折百磨后的峰回路转,归于平正,一派玄机。沙孟海的书法风格由秀逸儒雅到浑厚华滋最终归于古拙朴茂,一如草木之由春之绚丽多姿到夏之煊赫灿烂而于深秋的豪迈深远最终归于冬之空旷无际。沙孟海结字的斜画紧结,不主故常;用笔的侧锋取势,迅捷爽利,锋棱跃然;线条的浑厚朴拙,于纵横之间任其自然,令人羡叹不已。
张宗祥印章 沙孟海 2.6x2.6x4cm
西泠印社社藏精品展
— 展览地点 —
郑州美术馆新馆 第七展厅
— 展览时间 —
2020.10.25至2021.02.28
— 主办单位 —
西泠印社
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
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承办单位 —
中国印学博物馆
郑州美术馆(郑州画院)
河南印社
郑州美术馆西泠印社社藏精品展虚拟展厅现已上线
扫描下方二维码足不出户就可观展
文章来源:
西泠印社官网:第四任社长·沙孟海
文字整理:石方君、华一帆
版面编辑:宋镒臣
内容校对:袁玥
责任编辑:公共文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