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二十四节气 | 霜降】一叶知霜降,一雨感深秋

发布时间:2021-10-23

1.png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唐)白居易《岁晚》


当二十四节气行走到了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时,意味着春夏已是故事,秋冬成了风景。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从白露到霜降,水汽凝露生寒,寒露复又成霜,节气环环相扣,寒凉步步为营,当初霜薄薄的洁白照亮深秋的晴晓,曦光将会变得更冷,天霜降寒的日子就真的到了。 


霜降有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霜降一到,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关于霜降,古时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这一天,掌管霜雪的青女会下凡,在青要山中部顶峰上手抚七弦琴,清音徐出,霜花也随琴音飘然而下,洒在大地上,涤荡世间。


虽说草木皆枯,但秋的色彩早已层层积淀,一场寒霜更似一个巧妙的契机,焕发了天地间一场浓墨重彩的绚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那枚晚唐的枫叶已经红了千年,现在依旧鲜艳如初,历史的脉络还是那么生动清晰;“林枫欲老柿将熟,秋在万山深处红”,那一树树红彤彤的柿子,像一盏盏吉祥的灯笼,把日渐萧杀的深秋装扮的分外喜庆。


因“柿”谐音“事”,古人将诸多喜庆吉祥的内涵融入柿中,如“事事如意”“四世同堂”等。北宋诗人张仲殊赞美柿子:“味过华林芳蒂,色兼阳井沈朱。”在中国书画史上,以柿子入画的情况并不少见,明代沈周就画有《荔柿图》,造型洗练朴实,风姿与气骨并存,开一代新风。 



2.png
《荔柿图》明 沈周
纸本水墨 128x38.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荔柿图》为水墨小写意,在竖幅的构图中,描绘荔枝和柿子。作者用淡墨干笔写枝叶,以浓墨写果实。柿子在下,荔枝在上,均缀满枝头,硕果累累。画面构图简洁,右下侧为荔柿,左上侧为留白。荔柿为斜垂式构图,枝叶疏密有致,果实鲜明凸出。

3.png

《荔柿图》(局部)

全画快速而灵巧地将两种植物交错在一起,不仅叶片各具姿态与形状,而且相互交叉,并与纤细的枝条叠交出复杂而多变的小空间,荔枝与柿子的果实也在水墨运用中,显得饱满而充满水分。这些精彩的水墨表现,充分地显示着沈周的高度技巧与制作时的费心经营。


4.png


《荔柿图》(局部) 


5.png


《荔柿图》(局部)


《荔柿图》中交织了对友人的祝福,及自己当下生活的感受。沈周在题画诗中交代了作画原由:“右近作一首,侑以荔柿图,奉吾宿田老兄新春一笑。周再拜。”“荔”与“利”谐音、“柿”与“事”谐音,故在传统中国画中,荔枝有“一本万利”和“大利”之意,而柿则代表“事事如意”,将两种吉祥物并置一图,其祝福的寓意凸显。沈周以此为宿田兄送上新春的美好祝福。

6.png

 《荔柿图》(局部)

《楚辞》有云:"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霜降后,草木褪尽芜杂,天地失去喧闹,万物收敛锋芒,静静地等待着来年春天的萌发。当千里沃野褪去金黄红翠,一阵秋风,吹走树叶染红柿子,苍劲的虬枝上如同挂着一只只小红灯笼,为深秋增添一抹绚烂。霜降时节,郑州美术馆将秋意赋予《荔柿图》,以艺术的形式陪你遇见最后一抹秋色。


文章引用:

【1】谈书鉴画 | 沈周笔下的荔枝;
【2】拾 画 | 沈周《荔柿图》;
【3】今日霜降:秋已深,鸿声切;
【4】霜降:最深的秋,最浓的念。

文 / 王辰熙

海报 / 孙艳秋

排版 / 宋镒臣

发布 / 公共文教部









后发布评论

观馆指南

实行网上预约,您可以通过“郑州美术馆”微信公众号或郑州美术馆官方网站两种途径进行预约。

新馆: 郑州市中原区文澜街10号(丹水大道与长椿路口东南角)

瑞达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瑞达路83号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订阅号

  • 微博官方号

  • 抖音官方号

郑州市中原区文澜街10号(丹水大道与长椿路口东南角) 电话:0371-67983163

开放时间:09:00-17:00,每周一闭馆修整(节假日除外)

留言板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问卷调查

豫ICP备08102381号 豫公网安备410197020023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