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里的颜色丨处暑——深蓝

发布时间:2024-08-21

微信图片_20240821153707.jpg


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 意味着终止,处暑的来临,标志着伏天即将结束,逐渐进入气象意义上的秋天。处暑后的海水中,流淌着秋的韵味。对于渔民们来说,处暑的到来,也意味着秋季渔汛的开启,一场丰收的盛宴即将在大海与江河中上演。随着暑气渐消,水温的变化促使鱼儿们的活动模式发生改变。此时的鱼儿,为了即将到来的寒冬积极储备能量,变得更加活跃和贪吃,渔汛就此形成。那深邃的蓝色,仿佛是一个神秘的世界,隐藏着无数未知的秘密和生命的奇迹。在这片深蓝色的怀抱中,渔汛如同一场盛大的狂欢。每年的渔汛时节,海洋仿佛收到了大自然的召唤,无数的海洋生物汇聚而来,它们在海水中穿梭游动,深蓝色的海面下热闹非凡。


26b6c2f6dfe0a693bc47a21f0f24db9.png

《海错图--毛蟹》


ceb4acc38df054f3164f3be989091d5.png

《海错图--海和尚》


deec031fecb934ac99526ee7d50f33c.png

《海错图--曲爪虬龙》


那一片深蓝的世界自古就对我们有着深深的吸引力,清代康熙年间,画家聂璜绘制过一组图谱,名为《海错图》。“错”意为种类繁多、错杂,代表海洋里面种类丰富的生物。作者游历了河北、天津、浙江、福建等多地沿海,聂璜每看到一种生物,便将其画下来,并翻阅群书进行考证,同时也会询问当地渔民以验证古书中记载的真伪。图谱中收录的海洋生物,既有真实存在的,如威风凛凛或憨态可掬的海洋生物,也有光怪陆离的各类传说中的神秘生物,像凶猛食人的海蜘蛛、头生双角的潜牛、鳖身人首的海和尚等。在原图中,绘画只占篇幅的一半,另一半是聂璜对每一种生物、物产所作的考证与描述,内容丰富,除了常见的对生物产地、习性、外貌特征、烹饪方式的记述外,还有很多福宁沿海一带的坊间传说以及他对于一些社会现象的感怀。清雍正年间,此书传入宫中,深受历代帝王喜爱。前三册《海错图》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第四册则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时至今日,我们翻阅《海错图》不仅惊叹于古人细腻的画工及书中门类庞杂的内容,同时震撼于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在科技与海洋生物知识不够充足的情况下,古人仍对海洋生物保有一颗敬畏之心。秋季渔汛虽带来了丰收,却也需要人们保持节制。可持续的捕捞方式至关重要,只有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才能让每年的处暑都成为丰收的信号,让子孙后代也能感受到这份大自然的恩赐。处暑和秋季渔汛,是大自然的节奏与渔家生活的和谐共鸣,是辛勤付出后的丰厚回报,也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生动体现。让我们珍惜这美好的时光,欣赏大自然的五彩缤纷。


图文来源:公共教育部

文案撰写:李海雍

海报设计:孙艳秋




新馆: 郑州市中原区文澜街10号(丹水大道与长椿路口东南角)

瑞达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瑞达路83号

  • 公众号

  • 订阅号

  • 微博官方号

  • 抖音官方号

郑州市中原区文澜街10号(丹水大道与长椿路口东南角) 电话:0371-67983163

开放时间:09:00-17:00,每周一闭馆修整(节假日除外)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豫ICP备08102381号 豫公网安备410197020023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