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推介丨浅论书画艺术对创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2-25

微信图片_20220228160253.png

第四展厅:第七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



"

中国书画追求格调高雅和意境深远,反映蓬勃升腾的生命气象,艺术境界的实现,凭藉线质的力量是书画艺术共同要素。书画俱要求线质的力量感,相对书法用线而言,绘画不拘于形,笔法更为多样,因取“象”产生的笔触复合,使得书法线质的相对隐含。


“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自甲骨文以来,中国的汉字在长期打磨完善的实践中,点画构架布置优化,书刻技艺娴熟,笔画的秩序美感逐渐被固定和强化,书法线条简约处理和章法布局,积淀了传统程式化法则,蕴含了民族传统文化智慧。通过线条简约之“骨”,捕捉抽象生气即是书画核心之一,线质传达的力量强弱是艺术品格高下的重要因素。书法与绘画都以表现内在的精神气质为要,书画因线造型的共性而贯通。当然,绘画因模拟物象之需,皴擦点染笔法多变,与书法用线拉开了距离。即便如此,能够落墨见笔,仍然是表达“画意”“写意”的高格境界。尤其在以线为主的国画作品中,书画在线质上追求力量表现是一致的。如荆浩《画山水赋》中所述:“凡描枝柯、苇草、楼阁、舟车之类,运笔使巧,山石、坡崖、苍林、老树,运笔宜拙。”国画用线勾勒之法与书法同,用笔的巧拙,在书法实践中有丰富的经验总结。荆浩所论国画“笔”之“四势”(“筋肉骨气”),以及谢赫“六法”之“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经营位置”,画之用笔立意与书法相类。书法上讲“惟观神采,不见字形”以及“神、气、骨、肉、血”的完备。张彦远从书法用笔线质角度鉴赏张僧繇作品特色,谓其:“点曳斫拂,依卫夫人《笔阵图》,一点一画,别是一巧,钩戟利剑森森然。”《笔阵图》所描绘的汉字笔画点、横、撇、折的神韵,如“点如高峰坠石”、“戈如万岁枯藤”等等,和绘画取象自然也是一致的……

"


· 节选自《第七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论坛文集》河南省书画院研究员 殷全增《浅论书画相关性对当代艺术创作品格的提升》



1.png

王福顺《时光漫步之六》

中国画 110cm×200cm 辽宁


2.png

王晶晶《星星之火·红二十五军出发地》

中国画 220cm×200cm 山西


3.png

王赫赫《守望》

中国画 200cm×200cm 北京


4.png

王潇《秦音绕山乡》

中国画 195cm×188cm 陕西


5.png

王漪《踏遍青山人未老》 

中国画 178cm×96cm 北京


6.png

王醒《家山归梦》

中国画 180cm×178cm 江苏


7.png

化建国《风的声音》

中国画 180cm×180cm 河南


8.png

方土《黄河回响》

中国画 220cm×190cm 北京


9.png

方广智《水月连心照古堂》

中国画 200cm×180cm 福建


10.png

方向军《北风卷地白草折》

中国画 226cm×186cm 江苏


11.png

邓建强《文脉新韵》

中国画 240cm×200cm 重庆


12.png

艾欣《一路向西》

中国画 200cm×190cm 陕西


13.png

左洋《天地雄心》

中国画 210cm×200cm 陕西




"

晋朝大画家顾恺之总结了“以形写神”“传神”的画论,是“千古传神第一人”(潘天寿语),“传神”论最初专门针对肖像画而言。历代画论均有论述,可见于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南朝谢赫《画品》“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元代王绎《写像秘诀》,明代董其昌《画旨》,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篇·传神总论篇》、蒋骥《传神秘要》等。传神论表现了人文主义光辉,成为中国艺术的优秀传统。


中国传统人物画在唐宋时代曾达到一个高峰,元明清之后逐渐衰落。衰落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千人一面、缺乏个性,概念化、程式化成为通病。徐悲鸿、蒋兆和提出的人文关怀思想和引进的西方素描,提高了人物画的造型能力,促进了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和繁荣。蒋先生20世纪40年代的难民写生是美术史上的经典,也是毛笔写真的经典,但画面素描的痕迹较为明显。速写这一概念也是从西方引进的,素描是较长时间地观察、研究和表现对象,而与之相辅助的则是在生活中短时间内快捷地搜集素材,即速写,具有即兴、随意、大取大舍的特点,有极大的主观表现性。这还涉及另外一组概念,写真与写生。中国古代将对真人而画称为写真,相比写生,前者更着重精神的表现。史书记载,南朝张僧繇奉旨“乘传写照”,乘快车为各诸王面对面写真,画的肖像真实生动。宋代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是顾闵中以真实肖像为基础创作的,但因无具体史料记载他是否当面写生,在我看来很可能是与默写相结合。默写是中国画技法重要方面,相传任伯年在房顶上观察猫的动作,回来后挥毫画的猫很生动……

"



· 节选自《第七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论坛文集》 中国国家画院院委、国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 李延声《毛笔写真论》




14.png

史晴峰《巡防救援》

中国画 235cm×179cm 浙江


15.png

卢贞《无声的守护》

中国画 240cm×180cm 四川


16.png

叶晓霞《可居》

中国画 230cm×195cm 云南



17.png

田助仁 田园《酒香茶浓基诺寨》

中国画 200cm×140cm 江苏


18.png

丘宁《旷野》

中国画 180cm×97cm 甘肃


19.png

付红《天凉红叶稀》

中国画 145cm×145cm 湖南


20.png

丛琳《休憩·工业》

中国画 175cm×171cm 辽宁


21.png

包少茂《寻梦敦煌》

中国画 190cm×180cm 甘肃

22.png

冯苗《悠游夏日之潜水记》

中国画 180cm×185cm 广东


23.png

冯磊 董海全《沂蒙红嫂》

中国画 184cm×183cm 山东


24.png

成红军《红色仟仟》

中国画 180cm×180cm 山西


25.png

吕印《家园》

中国画 198cm×145cm 云南





第七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


-展览时间-
2021.12.02-2022.03.06

-展览地点-
郑州美术馆 新馆 第一至七展厅
(郑州市中原区文澜街10号
丹水大道与长椿路交叉口东南角)
 
升达艺术馆 第一至四展厅
(郑州市金水区城东路113号
城东路与顺河路交叉口西南角)

-主办单位-

中国国家画院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
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
中国国家画院交流合作部
河南省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书画院
郑州美术馆




文字编辑 / 孙贝贝

图片 / 展览部

排版 / 宋镒臣

校对 / 任鑫

发布 / 张锦玥

审阅 / 郑纯纯





新馆: 郑州市中原区文澜街10号(丹水大道与长椿路口东南角)

瑞达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瑞达路83号

  • 公众号

  • 订阅号

  • 微博官方号

  • 抖音官方号

郑州市中原区文澜街10号(丹水大道与长椿路口东南角) 电话:0371-67983163

开放时间:09:00-17:00,每周一闭馆修整(节假日除外)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豫ICP备08102381号 豫公网安备41019702002339号